醫學美容業不告訴你的四個秘密(四):體驗之后的短暫效果是讓你掏錢的關鍵
所屬欄目:行業資訊 作者:admin瀏覽次數:1444
現今的美容儀器店家廣告宣傳手法若以定價可分為兩類,自然是高價與低價。抓準了多數布爾喬亞消費者的心態,定出了遠較其他同類產品高的價位,就是針對日益精明的買者認定「便宜無好貨」大打的心理戰。
而怪的是,即使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唾手可得的信息,使得廣告商逆向操作,采取「高價策略」,但舊有的「半價優惠」,甚至是「免費試用」的手法,卻依舊盛行。這兩相矛盾的營銷策略,讓人匪夷所思,卻又交替橫行在廣大的消費市場上,扮演另一只「無形的手」。
如今,這手竟也伸進醫學美容界里。
在《「最新一代的雷射」,只是打心酸的?》這篇文中,我提出了對于借著「最新一代」機型來哄抬雷射光療價格的見解,因許多消費者抱持著「最新=最好;最貴=有效」的心態,因此即使上當了,亦會為自己的失足找借口,說服自己錢花得多一定有其好處。這篇要談論的則是恰恰相反的「撿便宜心態」。
醫學美容不是涂點乳液、敷點小黃瓜的居家保養,相信大家都能接受,這是一種以醫學來對外在皮膚進行的「治療」,因此自然是要講求效果的,每個療程結束,都要看到長期的改善。
因為療程是在讓患者肌膚重返建康狀態,如同一個感冒的患者到了醫院,看了病、拿了藥,按時、按指示服用便會逐漸痊愈,絕非是在事后發現原來這種藥是吃了能夠維持二至三日的健康期,假若需要完全康復則要再花大錢買更好的藥。這是一個看似荒唐的比方,但若想想所謂的「免費體驗」可就不難懂了。
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,許多醫美業者使用「免費體驗」的宣傳手法,看似以樹立口碑為目標,但實則不然。免費體驗通常會讓體驗者做半邊臉,感受差別性,對于差別性的比較我完全舉雙手贊成,要想呈現出效果,先后對照是必要的,但為何只做半邊臉?
以對亞洲市場需求最高的美白光療舉例,若患者在體驗后真的左右臉「黑白分明」,那要其如何走出門去面對人群?在對于如此怪哉的體驗做了些觀察后,我發現原來真的沒有患者愿意挺著這般前衛的臉上街,因此她/他們全自掏腰包做了另外半邊臉。
更令人心寒的是,即使體驗者已然自己另外付費做了完整的「體驗」,可是效果卻不如預期想得長久,可能兩、三天就恢復原狀,甚至有的做了車回到家照了鏡子,就開始懷疑自己方才是不是只是做了一場夢。
因多數的醫美療程都善用皮膚的假性狀態做為障眼法,例如在療程前涂上一層厚厚的冷凝膠,一方面讓肌膚的暫留水分變多,另一方面藉由凝膠對于利用光的反射,讓患者有感到皮膚較白的錯覺,這方式最常用于脈沖光、光纖雷射等需要使用冷凝膠的治療,大家不妨在家里做做實驗,將冰涼過的凝膠在半邊臉的肌膚上厚敷,五分鐘后再卸掉,即可發現明顯的變白、柔嫩。
利用皮膚的水腫造成緊致的假象也大為被利用,一般光療使用的雷射穿透肌膚產生熱能后,會使較多的水分滯留在皮膚,造成水腫的現象,并藉此將肌膚的紋路撐平,這樣的效果其實不需要大費周章搬出雷射機臺,只要呼自己十來個耳光即可,這完全是以物理方式產熱的方式,絕非玩笑話。
其它如在療程同時的殷勤按摩,說是舒緩緊張也沒錯,但確實是可以做出暫時性拉提的效果,一般坊間的美容美體館使用的就是這種手法,長期的推壓按摩的確是可促進血液循環,不過臨時性的就不在此話下了。
身為一個醫師,在明白多數免費療程的「真諦」后,看到許多人對于醫美「免費體驗」的爭先恐后,總會有所感慨,因為免費的絕對會讓患者再多付費。